在安裝 (unzip) Eclipse 安裝架構到目錄(如 c:\eclipse)中之後,請執行在最上層安裝目錄中找到的 Eclipse 執行檔來啟動工作台。 Windows 系統的檔案是 eclipse.exe,Linux 系統的檔案是 eclipse。 請注意,下列討論要詳細說明 Windows 系統中的安裝程序。Linux 安裝程序也類似。
如果您的指定相同,平台會建立一個預設工作區目錄作為執行檔的同屬目錄(如 c:\eclipse\workspace)。 這個工作區目錄用來作為專案及任何必要的 Meta 資料的預設內容區。 對於共用和多工作區的安裝作業,您應該明確指出工作區的位置,而不使用預設值。 您可以利用兩種方式來控制工作區的位置:利用現行工作目錄或利用 -data 指令行引數。
使用現行工作目錄最簡單的方法可能是利用下列步驟來建立捷徑:
當然,您可以利用指令提示,將目錄改成您的工作區目錄,再執行 eclipse.exe,來得到相同的結果。
如果要利用 -data 指令行引數,請新增 -data <your workspace location>(如 -data c:\myworkspace)到捷徑的「目標:」行中,或在指令提示指令行中明確併入它。
Eclipse 執行檔和平台本身提供了一些執行選項,可能會令負責開發和除錯 Eclipse 各部份的人士感到興趣。執行 Eclipse 執行檔的一般形式如下:
eclipse [platform options] [-vmargs [Java VM arguments]]
其中的有效平台選項如下:
-application <app id> | 識別要執行的應用程式。如果沒有指定的話,就會執行 Eclipse 工作台。應用程式由提供 org.eclipse.core.runtime.applications 延伸點之延伸的外掛程式來宣告。 |
-boot <boot code path> | 定義通往啟動外掛程式 (boot.jar) 的路徑。只有在變更 startup.jar 和 boot.jar 的相對位置時才需要。 |
-consolelog | 將平台錯誤日誌鏡映至執行 Eclipse 所用的主控台。 |
-data <workspace path> | 定義工作區中執行平台的路徑。 |
-debug [options file path] | 讓平台進入除錯模式及載入指定的檔案中的除錯選項。如果沒有給定的檔案路徑的話,平台會在平台安裝目錄及工作區 Meta 資料目錄中尋找稱為 ".options" 的檔案。 |
-dev [classpath entries] | 讓平台進入開發模式。每個外掛程式類別路徑的會附加選用的類別路徑項目(逗號分隔的清單)。 例如,當開發外掛程式時,請利用 "-dev bin" 來新增每個外掛程式的 Java 工具 bin 目錄。冗餘或不存在的類別路徑項目都會消除。 |
-nosplash | 執行平台,但不顯示歡迎畫面。 |
-os <os-id> | 定義執行平台的作業系統通常可以偵測到 OS,但有些狀況需要明確指定。這裡指定的值與 Platform.getOS() 相關。 |
-vm <vm path> | 指定用來執行平台的 Java JVM。如果沒有指定的話,會關聯於 Eclipse 執行檔來尋找 Java VM。 |
-ws <ws-id> | 定義執行平台的視窗系統通常可以偵測到視窗系統,但有些狀況需要明確指定。這裡指定的值與 Platform.getWS() 相關。 |
在 -vmargs 項目之後的所有引數(不包括這個項目)都會作為虛擬機器引數來直接傳遞給所指示的 Java VM(就是在執行類別之前)。 所有在 -vmargs 項目之前的引數(除了 -vm 和 -nosplash)都會直接傳遞給平台來進行解譯。
eclipse.exe [eclipse arguments] -vm <path to j9w.exe> -vmargs -ms:20 -jit -mo:32000 -mx:200000
附註:-vmargs 旗號和實際的 vm 引數必須在行尾。
IBM JDK 1.3 Linux 的預設 vm 設定非常適用於起始探索,但不足以進行較大規模的開發。 如果是較大規格的開發,您應該修改您的 vm 引數來提供更多資料堆:
-vmargs -Xmx256M
可讓 Java 資料堆增長到 256MB。